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

追迹长江文明 | 四千年前,石家河人见过企鹅和袋鼠?

2018-10-14作者:本站编辑

分享到:

石家河遗址的陶塑品

以数量庞大和造型丰富著称

除了人偶、器具外

还有种属繁多的动物陶塑

特别有意思的是

居然有人认为陶塑中还有企鹅和袋鼠

难道说,4000多年前

石家河人就到过南极洲和澳大利亚?!

天门人眼中的“企鹅”和“袋鼠”

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品,以其数量众多、形态各异、具备宗教性质等特点而倍受关注。这些陶塑品集中发现于石家河古城西北部的邓家湾遗址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发现的陶塑品已达万件。从对象上来看,除少量陶塑人偶外,绝大多数为陶塑动物。这批珍贵的陶塑品,是先民智慧的结晶,也是史前经济、环境、宗教等信息的真实写照。

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严文明在《石家河赞》中写道:

成千大陶缸,不啻大谷仓。

万千陶塑品,象征禽畜旺。

 

泥塑的生灵

石家河出土的陶塑动物,均为红陶,由手工捏制而成,形体较小,绝大多数全长在10厘米以内,一般多在7厘米左右,最小的动物全长仅为3厘米。动物种类十分丰富,且易于辨认:

陶塑动物的种类甚多,其中家畜有狗、绵羊、山羊和猪,野兽有大象、猴、兔、狐狸等,家禽有鸡,野禽有雉、猫头鹰、短尾鸟、宽长尾鸟和分叉长尾鸟等。水族有龟鳖类和鱼类。其中以狗、象、鸡和长尾鸟的数量最多……动物的造型往往突出特征而忽略细部,例如象突出长鼻、大耳、柱足和长长的门牙,羊突出卷曲的角,雄鸡突出鸡冠等,所以绝大部分动物容易辨认。

陶鸡
陶猪

原始的艺术创作

石家河的陶塑品,集中反映了古代先民的艺术审美与创作。在陶塑动物的制作过程中,着重表现动物的形态变化,以体现其生动性。如陶狗是陶塑品中最有特色的造型之一,最常见的为立式狗,观其形态,有的静立,有的口里含着食物,有的在吠叫。卧式狗一般作侧卧状,两条后腿自然交叉,前腿直立,腰身略卷,颈部粗长,头部高高扬起,有的身上还抱有食物,造型生动自然。

形态各异的狗
左为陶鸟、右为陶羊

经济与宗教写照

石家河的陶塑品,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,人们从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,并有一批人专门从事陶塑品的制作。从陶塑动物如此繁多的种类来看,当时的人们已经驯化了鸡、狗、猪等家禽和家畜,陶塑品中还包括的大批野生动物,也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饲养和捕猎相结合的原始经济生活。

而从这批陶塑品发现的地点来看,它们似乎还具有某些宗教功能,数以万计的陶塑品集中发现于邓家湾遗址,而较少见于其它遗址,这可能与邓家湾遗址独具的宗教性质有关。遗址上集中出土有大量宗教活动使用的,互相套接的筒形器和缸形器等宗教道具,及与之共存的红烧土台、烧过的骨骼等宗教活动遗存。红陶人偶和红陶小动物与大量的小红陶杯一起,出土于以上宗教遗迹中及宗教遗迹周边的灰坑、灰沟或洼地堆积里,似乎预示着某种宗教祭祀活动

邓家湾遗址套缸祭祀遗迹

 

参考文献:

① 严文明:《邓家湾考古的收获》,《考古学研究》第五辑,科学出版社。

②王劲:《浅议石家河文化的陶塑艺术》,《华夏考古》,2011年第4期。